北京日报讯(记者 何蕊)北京市各年龄段人群的体质健康状况稳定,身体形态与机能、肝肾功能、免疫状态得分较高。昨日,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发布北京城市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报告。
该报告汇集了北京市体检中心2006年至2022年,100余万人次的体检数据,分30岁至44岁、45岁至59岁及60岁以上3个年龄阶段,从身体形态与基本功能、日常活动适应能力、心脑血管及内分泌功能、肝肾功能、免疫状态5个维度测量人群体质健康。
数据显示,北京城市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较为稳定,各年度身体形态与机能、肝肾功能、免疫状态得分均较高,心脑血管功能及内分泌系统得分居中,生活适应能力得分较低,但随时间推移有上升趋势。
对比历年数据,体检人群心脑血管及内分泌功能得分相对稳定,30岁以上体检人群的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得分相对稳定,甘油三酯的得分呈上升趋势,但BMI(身体质量指数)、血压、血尿酸的得分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本市慢性病相关指标的防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增加,老年人中患慢性病的比例提高,防控的压力有所增大。
相对而言,中青年女性更健康,老年男性身体更棒。在30岁至59岁体检人群中,女性体质健康质量指数得分要高于男性,而60岁以上体检人群中,男性得分高于女性。另外,每年3个年龄段男性体检人群日常活动适应能力得分均要显著高于女性,3个年龄段女性体检人群的肝肾功能、免疫状态得分显著高于男性。
不同性别体检人群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变量得分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比如血压、空腹血糖、血尿酸指标,女性体检人群的得分高于男性。高密度脂蛋白指标,3个年龄段男性体检人群的得分均高于女性。甘油三酯指标,30岁至59岁女性体检人群的得分高于男性。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两个指标,30岁至44岁女性体检人群的得分高于男性,45岁以上则表现为男性得分高于女性。
报告总结,影响男女性人群的健康问题并不相同,而且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有关部门在制定干预计划时要更有针对性。
相关新闻
2027年市民健康素养水平将达48%
北京日报讯(记者 孙乐琪)《北京市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日前发布。至2027年,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将达到48%,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差距将逐步缩小。
根据方案,本市将加强市区两级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到2027年,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中,健康教育相关技术人员比例达70%以上,每1000万人中配置175名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同时,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库将动态调整,规范建立各区卫健部门、三级医院和市属公共卫生机构健康科普专家团队,健全健康科普信息发布和查询平台。到2027年,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北京健康科普资源库信息化管理初步实现,每区将至少开展一次区级代表性健康素养监测,科学评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现状和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