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刘坤
编者按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资、稳外贸”等一系列目标任务,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即日起,光明日报《经济》周刊推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列报道,洞察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看中国经济航船如何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消费和投资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同时,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国内需求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明年9项重点任务,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明年,如何着力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如何“补短板、增后劲”,进一步激发投资活力?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加力扩围 持续放大“两新”政策效应
岁末年终,各地迎来年末消费旺季,“以旧换新”再度掀起热潮,家居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在江苏南京一家国货品牌家居门店内,一名店员正在向消费者何女士介绍最新的优惠政策:“这张床垫能享受15%的政府补贴,品牌再叠加10%的补贴,还可以提供拆旧服务,给您送货上门时会把旧床垫带走。”
“真金白银”的补贴,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各地通过用好中央财政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资金,统筹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以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促消费取得积极成效。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24时,2963.8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4585万台,带动销售2019.7亿元,其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90%。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用了79天,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仅用40天,更新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目前,国内需求不足问题突出,扩大内需是当下最主要的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相关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通过宏观政策的实施来提振消费,激发消费活力。”张立群说。
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6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10月商务部等部门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今年以来,多项促消费政策相继推出,持续激发国内消费市场需求。
“随着存量政策有效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政策组合效应持续发挥,带动国内需求扩大,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付凌晖指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家电、家居、汽车等领域销售都保持较快增长,11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增长,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总的来看,随着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加快落实落地,预计消费市场总体将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说。
协同发力 打好提振消费“组合拳”
12月6日,在上海环球港的夜空,一场梦幻的人工飘雪为消费者送上了一份“冬日浪漫”。伴着漫天的雪花,上海普陀区冬日主题消费季——冰雪奇幻季的序幕正式拉开。活动现场,上海大众乐团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交响音乐会,悠扬的旋律吸引了大批消费者驻足观赏。
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
近日,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场景化改造。创新时尚型商业,发展首发经济,引入全球知名品牌,支持首店、首展、首秀。倡导策展型商业,创新演艺、展览、文化、动漫等多元体验场景,丰富消费内容。
11月,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5个城市联动举办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活动期间,加快培育首发经济成为各地发力的重点。
北京推出“集中上新季”活动,广州、天津分别举办“时尚广州”“津门风尚秀”精品首发活动。在日前闭幕的第七届进博会上,45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亮相,包括100多项全球首发、40项亚洲首展、200多项中国首秀……各地围绕国际精品、本土新品、国货潮品等,举办丰富多彩的首发、首秀、首展活动,新开了一批首店、旗舰店、概念店,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动力。
“首发经济有效契合了消费者多样性、高品质的需求。本次消费月把打造精品首发季摆在突出位置,就是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商品供给和消费体验。”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说。
商务部数据显示,自11月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活动启动以来,五个城市累计举办首发活动400余场,引入高能级首店240余家,推出首发中心、首发经济集聚区等平台载体58个。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透露,商务部将加快出台推动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指导各地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未来产业和平台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指出,首发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业态,既促进消费端扩容提质,又驱动生产端转型升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业内专家表示,必须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立足多个维度拓展消费需求,打好提振消费“组合拳”,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提高效益 聚焦“补短板、增后劲”挖掘投资潜能
冬日,贵州黄桶至广西百色铁路喜明隧道建设现场机械轰鸣、热火朝天,建设者们穿梭忙碌、干劲十足。黄百铁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
近期,我国多地铁路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1至11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17亿元、同比增长11.1%,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高质量推进,较好发挥了铁路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有效带动作用。
投资既是当前的需求,也是未来的供给。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聚焦关键领域,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提振投资信心,更多有效投资加速落地。
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重”),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带动下,投资增长总体保持平稳。1至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65839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3%,对投资的支撑作用较为明显,增强了经济中长期发展后劲。
据了解,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着力加大政府投资支持力度,更加注重投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
截至目前,用于“两重”建设的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分三批全部安排到项目,另安排3000亿元用于加力支持“两新”工作。至此,全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全部安排完毕,正在加快推进实施。
“大项目、大工程从立项到建设,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有利于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提振发展信心,为提升投入产出效率打下坚实基础。”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说。
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赵成峰表示,展望未来,我国投资潜力和空间依然巨大。比如,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我国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生活等绿色转型领域投资空间广阔;另外,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新兴和未来产业的投资规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基础设施领域还有许多短板弱项需要补齐。”赵成峰说,近年来,我国交通、能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联网、补网、强链仍有很大空间;未来一段时间,水利投资仍需保持较大力度和强度。此外,社会民生方面,作为城市重要的“里子工程”,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任务十分繁重,投资需求巨大。据测算,未来5年,我国在这些领域约有4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加快推动“两重”建设,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各类建设资金,推动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持续推动重大项目引入民间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