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思远 通讯员 初文强 王元鹏
记者从中铁隧道局获悉,由沪杭客专公司建设管理、中铁隧道局施工建设的崇太长江隧道已累计掘进5660米,安全穿越长江刀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抵达长江江心。
据了解,崇太长江隧道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控制性工程之一,连接上海市崇明区和江苏省太仓市,采用单洞双线设计,全长14.25千米。其中,盾构段全长13.2千米,盾构穿越水域段长11.325千米,采用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进行施工。隧道设计时速350公里,为世界行车速度最高的水下隧道,建成运营后将实现高铁穿越长江不减速的壮举。
“领航号”盾构机搭载中铁隧道局首席专家、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洪开荣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掘进脑”系统,隧道建设从“经验驱动”突破到“数据驱动”,实现了参数自决策、操作自执行的“有人值守、无人操作”智能化施工阶段。
科研团队围绕超大直径超长距离独头掘进、生态环境敏感、地层硬质胶结物、强弱透水地层交替、冲淤变化交替等诸多难题与挑战,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加大新质生产力培育应用,形成盾构隧道智能建造2.0技术体系,并采取I-TBM盾构智能掘进系统,突破盾构仓内压力自适应、云端预测数据自决策、掘进姿态自巡航、环流出渣自调整等核心技术,掘进、环流、姿态参数较人工操作更平稳,创造了单月掘进718米的最高纪录,成功实现全系统算法控制的无人化掘进的常态应用。
此外,为安全平稳穿越长江刀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减少盾构穿越长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管理单位沪杭客专公司会同中铁隧道局项目部秉持打造绿色精品工程的理念,投入2056万元资金进行长江刀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
项目建成运营后将进一步缩短长三角城市群的时空距离,崇明经太仓到上海宝山站预计只要17分钟,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