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中宏网| 2025-06-20 09:01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基本路径和关键举措。《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著作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系统论述。《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指出,“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强化融合基础,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系统谋划、超前布局,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6G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优势。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瞄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强化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以及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与扩散,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盘。

把握融合关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既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又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能够最直接响应和灵敏把握科技创新的市场需求,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在科技创新、安全支撑等方面的带动作用,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行业内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带动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完善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攻关任务,构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着力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完善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战略规划、重大项目及重大政策论证制定的决策机制,加大对科技型骨干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加速创新资源整合和共享,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强大动力。

拓展融合路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表现形式为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要依托我国产业基础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在重点产业领域加快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应用验证平台建设,强化成果识别、技术熟化、工程化放大、可靠性验证等成果转化服务供给。完善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促进自主攻关产品推广应用,加快产品迭代升级,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发挥好科技金融作用,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引导企业、金融机构、系统集成商等多方力量,加速科技成果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作者曲永义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婉扬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