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风险评分有望显著提升我国糖尿病精准诊疗水平
中宏网| 2025-06-30 16:45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鑫 方大丰 通讯员 胡婧宜

记者近日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悉,该院周智广、肖扬团队联合海外高校,开发出适用于中国人群糖尿病分型诊断的1型糖尿病遗传风险评分模型(Chinese-specificGeneticRiskScore,简称C?GRS),这为糖尿病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工具。

糖尿病是一种血糖水平升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分1型和2型两种类型。

数据显示,有将近40%的成人起病1型糖尿病患者初诊时被误判为2型,未能及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导致发生血糖控制不佳、酮症酸中毒风险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团队前期研究发现,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中约三分之二为成人发病,不少存在超重、缓起等非典型特征。加之近年来肥胖的流行,越来越多儿童青少年患上2型糖尿病,使传统基于年龄和BMI等临床表现的糖尿病分型方法逐渐失灵。此外,约四分之一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并不携带胰岛自身抗体,使诊断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探索新的糖尿病分型诊断标志物迫在眉睫。

由于遗传易感性是导致1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因此,遗传风险评分可作为一种更能反映病因本质且更稳定的疾病识别和辅助分型工具,在欧美人群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中国人群的遗传背景存在显著差异,针对中国人群的本土化研究长期“空白”。

为解决上述难题,研究团队基于前期建立的队列中超2000例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1000例2型糖尿病和3000例对照的基因组数据,构建出针对中国人群的C?GRS模型。该研究不仅成功复现了部分已知的风险位点,还发现了一些在中国人群中可能更为关键的新型遗传信号,尤其是在HLA区域识别出更具代表性的SNP标记。在独立人群中验证显示,C?GRS在中国人群中分型判别能力优于欧美模型,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

据介绍,目前,该评分已在香港超过2万例糖尿病患者队列中完成验证,后续还将在全国80余家三甲医院招募3000名新诊断患者,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初步数据显示,C?GRS可使每100名患者中多识别出20至40位1型糖尿病个体。

未来,这项技术还有望用于识别可能发展为1型糖尿病的高风险人群并预测其风险程度。这一研究成果已在欧洲糖尿病学会会刊《Diabetologia》在线发表。

责任编辑:杨晶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