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记者 李媛 报道
大众日报青岛讯 近日,记者从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医心向党·医心为民”青岛市医师行业典型代表媒体见面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底,青岛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173个,卫生人员总数12796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4910人,涉及临床、中医、公共卫生、口腔等4个主要类别,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4.3人。
近年来,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制定出台《青岛市“大医强青”人才新政》,设立全委人才发展基金,提高人才引育补贴;同时,拓宽招才渠道,多方位、分层次进行人才招引,充实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并积极推荐专家参加各级人才工程评审,组织各类人员到知名医院跟岗实训。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医师占比达到69.15%,反映出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在逐步提高。在职称方面,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有2800人,他们在学科建设、疑难病症诊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引领作用,是推动全市医疗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作为中医药国字号“双改革”城市,青岛市实施“岐黄人才”梯次培养计划,构建起多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全市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生8236人,引育岐黄学者、泰山学者4人,培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中医药特色人才等73人,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名中医等197人,青岛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基层名中医等373人。同时挖掘推出37名民间“传统医学达人”,形成了涵盖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中医药人才梯队,为中医药技术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