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湖北以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就业“双轮驱动”,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8月25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和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实地探访湖北省在科技赋能就业、产业引领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
8月25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
8月25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在青创园,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张硕团队凭借“大型复杂构件吸附式移动加工装备”项目,获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园区集成青创之家、孵化器、加速器等功能,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83家,拥有知识产权1197项,带动就业超2000人。
8月25日,武汉谦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杰,正在讲解公司产品
图为武汉谦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武创院聚焦“政府不能做、高校不愿做、企业做不了”的事,构建“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成立以来,已设立90余家创新单元,推动三维闪存芯片、人形机器人“劳动者1号”等成果转化。青年创业者邰鑫来带领的空地一体智能交通研究所,依托北航技术力量,切入低空经济新赛道,在手订单超2000万元。
8月25日,武创院空地一体智能交通研究所执行所长邰鑫来,正在接受采访
图为中国科学院的量子科技仪器设备
湖北省科技厅数据显示,“十四五”规划以来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两倍,技术合同成交额全国第三。据湖北省人社厅统计,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连续4年超90万人,高校毕业生留鄂就业三年破40万人。创新与就业“双引擎”正助推湖北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陈丹丹 毕振山 白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