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彭逢美 朱钦文
心理专家也会压力大吗?每天听那么多患者诉苦,会负能量“爆表”吗?心理专家有什么自用的解压秘籍?
“心理专家也是人,当然也会有工作压力和各种烦恼。但我们有专业的方法去解决, 我很乐意分享。”10日,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学科带头人赵静波在采访中,与羊城晚报记者分享自己的每日减压秘籍。
第一招,每天至少运动1.5小时。“所谓身心和谐统一,心理状态要好,首先身体状态要好。”赵静波说,“我特别喜欢钟南山院士的一句话:‘锻炼就像吃饭一样,是每天要做的事。’要保持心理健康,一定要锻炼。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方法,没有之一。很忙怎么办?可以碎片式运动,只要有5分钟空隙,就可以站起来蹦一蹦。”
第二招,每天打卡晒太阳。赵静波的个人习惯是,每天早上起床后半小时内就要到户外,边晒太阳边运动。“晒太阳对于身和心的健康都非常重要。如果早上没能晒到太阳,那就尽量晒傍晚四五点的太阳,哪怕每天晒10分钟也行。在中医理论中,运动升阳,所以在早上运动晒太阳是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事。我每天早上会慢跑,打一趟八段锦,上午有时间也会打打太极拳。傍晚则会抽20分钟练习瑜伽。”
第三招,把情绪应对转化成行为应对,学会自我主动调解。“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时候我也会被一些莫名其妙突然发生的事去扰乱。我们要学会将情绪应对转化成行为应对。”赵静波分享。
具体怎么做?赵静波介绍:“可以把情绪当成‘信鸽’,当情绪来时,去觉察它、接纳它,这是焦虑的小信鸽来了、抑郁的小信鸽来了……它反映了什么?我有什么目标?我是渴望别人更理解我,还是想要聚精会神去做这个事被打扰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把陷入某种情绪,转化为行为上的应对了。这就是主动的自我调整。”
第四招,学会腹式呼吸。“人生在一呼一吸之间,呼吸特别重要。”赵静波现场边演示边讲解,“平时很多人都是胸式呼吸,而腹式呼吸比较深和长,不仅能增加身体的氧气供给,也让内脏肌肉在一呼一吸间,得到更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