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记者 梁凡
热点播报
HOTSPOTS
东盟国家新编经贸网络的逻辑与意义
近期,印尼、新加坡、泰国等多个东盟国家在构建对外经贸网络与伙伴关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由此可以看出,在当前全球化与世界经贸环境下,东盟国家正在寻求重新编织对外经贸与伙伴关系网络。
东盟国家积极新编经贸网
9月23日,东盟最大经济体印尼与欧盟在巴厘岛签署《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9月24日,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和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一同见证了《印尼-加拿大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
8月26日,新加坡宣布与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双边投资条约正式生效,并在近期落幕的第八届非洲—新加坡商业论坛上与非洲合作伙伴进行5份谅解备忘录交换仪式。此前,新加坡在5月5日宣布太平洋联盟—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已对新加坡、智利和秘鲁生效。
此外,泰国、菲律宾等东盟国家近期也在积极推进与欧盟和其他经济体的贸易谈判。
构建经贸伙伴关系的深层逻辑
事实上,东盟国家对外寻求新编经贸网络并不容易,《印尼-欧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历经了9年19轮谈判,也经历过从谈判停滞到加速签约的转变,而恰是这份不易显示出东盟国家积极寻求对外新编经贸网络的多重逻辑。
首先是持续深化与扩大对外经贸合作,以新编经贸网络拓展外部市场空间。
欧盟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东盟国家在深化对欧经贸方面有先例,也尝到了甜头。越南如今是欧盟在东盟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而这主要归功于《越欧自贸协定》的签署与生效。数据显示,《越欧自贸协定》生效5年来,越欧双边贸易额已达2980亿美元,占双方建交30年来贸易总额的40%。
正是在这种基于经贸协议与安排带来的贸易、投资扩大效应的激励下,印尼等东盟国家普遍希望与欧盟等外部伙伴形成新的双边经贸安排,以进一步扩大对外出口与稳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以《印尼-欧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例,协定不仅取消了对原材料贸易的限制,而且还将使印尼80%输欧商品享受零关税待遇,棕榈油、咖啡、纺织品、鞋类和渔业等印尼对欧主要出口产品都将因此受益,并会更具竞争力。与加拿大签署的协议则将取消对印尼产品90.5%的进口关税,而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印尼对加出口将达118亿美元,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12%,投资增长0.38%。
其次是共同应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带来的冲击。
美国特朗普政府持续挥舞“关税大棒”,东南亚也成为其“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下的“重灾区”。虽然经过多轮谈判,美国“对等关税”的额度总体降低,但东南亚国家仍不得不承受10%到40%不等的“对等关税”。
在这一背景下,东盟国家在积极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机遇及持续扩大与外部伙伴经济联系方面形成了共识,而通过加强规则和标准对接、推动东南亚出口结构多元化,东盟国家希望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风险,抵御贸易保护主义冲击和增强东盟国家经济体的韧性。
最后是在全球化和全球经济遭遇“逆风”之际彰显东盟国家维护开放与自由贸易、投资国际秩序的决心,同时持续增强东盟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影响力。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一出,东盟国家在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和维护开放、基于规则且互惠互利的国际贸易体系方面达成了一致认识。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直言,“作为东盟主席国,马来西亚将带头努力建立统一的地区阵线,维护开放和有弹性的供应链,并确保东盟的集体声音在国际舞台上得到清晰和坚定的倾听”。
东盟国家新编经贸网络的意义
目前看来,东盟国家新编经贸网络的步伐不会停止,而这样的态度和举措在全球经贸与国际政治层面还具有多重意义。
在美国向全球发起“关税战”的背景下,东盟国家新编经贸网络无疑传递出共同维护全球贸易规则的积极信号。就在《印尼-欧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之后,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将其形容为“里程碑式的成果”,将“缓解全球关税战带来的风险”。
在东盟内外,上述一系列新编经贸网络的举措也将具有示范意义。印尼是东南亚经济的领头羊,新加坡是东盟国家中最发达的经济体,越南是东盟国家中发展最快的经济体,它们与东盟外部伙伴达成的协定势必将对泰国、菲律宾等其他东盟国家产生示范效应。而且,这种示范效应还很可能不局限于东南亚,以新的贸易协定来持续深化与扩大对外经济关系,从而更好应对“对等关税”等不确定风险,实际上已是如今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共识。
对全球经贸发展而言,东盟国家新编经贸网络的努力可能也折射出某种趋势。在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不少国家正在寻求新编经贸网络,全球贸易格局也正在经历向区域化、集团化的转变。而在这一过程中,印尼等“全球南方”国家在供应链加速重组中的权重则将持续上升。(作者:葛红亮,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新闻来源:工人日报)
时事速递
HOTNEWS
速报
日本首相石破茂发表“战后80周年”个人见解
即将卸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10日以“个人见解”形式发表“战后80周年”见解,在表示继承历届政府“战后谈话”历史认知立场的同时,就日本走向战争原因发表了看法。舆论认为,这份见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石破茂个人特色,有一定进步意义,但一些关键表述缺失或不足,反映出日本在总结和认识历史方面的不足。
速报
哈马斯高官称将于13日开始释放以方被扣押人员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1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官员奥萨马·哈姆丹对该媒体称,被扣押在加沙地带的48名以方人员将于13日上午开始获释。根据协议内容,在13日12时之前,需要释放所有被扣押以色列人员并返还被扣押人员遗体,以色列则将释放约2000名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巴勒斯坦人。
速报
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任命勒科尔尼为总理
这是9月4日在法国巴黎拍摄的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抵达总统府爱丽舍宫的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法国总统府10日晚发布公告,总统马克龙再次任命数日前辞去总理职务的勒科尔尼为新一任总理。部分在野党当即对任命表示抗议。截至记者发稿,极左翼政党“不屈法国”、法国共产党和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都已声明将推翻新一届勒科尔尼政府。“不屈法国”表示将再次向国民议会(议会下院)提交弹劾马克龙的动议。国民联盟则敦促马克龙解散国民议会,重新选举。
速报
以军对黎巴嫩发动“猛烈空袭”致多人伤亡 黎总统谴责
综合外媒报道,黎巴嫩总统奥恩当地时间11日谴责以色列对民用设施发动袭击。据报道,黎巴嫩总统奥恩表示:“再一次,黎巴嫩南部成为了以色列对民用设施进行野蛮攻击的目标——这种行为毫无正当理由和任何借口可言。”奥恩指出,此次最新袭击的严重性在于,“其发生在加沙地带停火协议达成之后”。据此前报道,当地时间11日,以色列战机对黎巴嫩南部地区发动“猛烈空袭”。黎巴嫩卫生部称,以军袭击造成1人死亡,另有7人受伤。以色列军方发言人证实,对黎巴嫩真主党储存重型机械的地点发动了空袭。黎巴嫩媒体则称,以色列战机进行了大约10次空袭。
速报
朝鲜举行大规模阅兵式
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阅兵式当地时间10日在位于朝鲜首都平壤的金日成广场举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出席并发表讲话。据朝中社消息,朝鲜武装力量各军种和兵种组成的徒步方队及尖端装备方队当日陆续受阅。新型“火星炮-20”型洲际弹道导弹现身阅兵式。
速报
美国前总统拜登正接受癌症放射治疗
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国前总统拜登的发言人表示,拜登正在接受新一阶段的治疗,以应对其在今年5月确诊的侵袭性癌症。上个月,拜登还接受了显微手术以切除皮肤癌细胞。当时,他在公开场合额头上贴着一块明显的绷带。拜登将在下个月迎来83岁生日,其健康状况持续受关注。今年5月,拜登办公室发表声明说,拜登被诊断患有侵袭性前列腺癌,癌症已扩散至骨头。
数读天下
HOTDATA
超50万
当地时间11日,加沙地带民防机构表示,自10日第一阶段停火生效以来,已有超过50万人返回加沙城。以色列政府10日凌晨宣布,已批准与哈马斯签署的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说,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已于当地时间10日12时(北京时间17时)生效。停火协议生效后,大批加沙民众纷纷从临时避难场所启程返回家园。
70.7%
总部设在瑞士首都伯尔尼的万国邮政联盟(简称万国邮联)当地时间10月10日的最新数据显示,自美国于8月29日暂停进口邮政包裹的免税措施以来,寄往美国的国际邮政包裹量持续大幅下降。五周后的10月3日,相关邮政流量仍比政策实施前下降70.7%,仅较8月底的81%跌幅略有回升约10个百分点。此前在9月6日,万国邮联已发表声明,警告美国暂停免税措施可能严重扰乱全球邮政流通,并影响跨境电商和普通消费者收发包裹。
100人
尼泊尔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秋季登山季获得登山许可的802名登山者中,中国登山者人数居首,达100人。尼泊尔秋季登山季为每年9月至11月。截至10月9日,尼泊尔共批准来自71个国家的登山者攀登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42座山峰,累计创收约1.91亿尼泊尔卢比(约合135万美元),同比增长约150%。其中,由于正值马纳斯鲁峰主要登山季,共有374名登山者获准攀登这座海拔8163米的世界第八高峰,为尼泊尔带来约1.58亿尼泊尔卢比(约合110万美元)收入,占总额八成以上。
一句话小评
HOTCOMMENTS
“停摆”第十天,特朗普政府开始大裁员
美国白宫方面当地时间10日表示,美国政府已开始大规模裁员。报道称,白宫方面表示,美国财政部、卫生与公共服务部、教育部、商务部等部门正在进行裁员,裁员总数目前尚不清楚。受特朗普政府的裁员行动影响,美国联邦政府2025年已有30万人离职。截至10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进入第十天。特朗普在“停摆”期间多次威胁要解雇联邦政府工作人员,并暗示他将主要针对民主党支持的政府部门。特朗普下令冻结给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伊利诺伊州等州至少280亿美元的拨款,这些州由民主党控制,有大量民主党选民。
小评
国家机构与普通民众,都成了美国党争直接波及的对象。
哈马斯官员称该派别准备放弃加沙地带治理权
当地时间10月11日,总台记者获悉,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官员巴塞姆·纳伊姆称,哈马斯准备放弃在加沙地带的治理权,但哈马斯成员不仅在加沙地带存在,也分布在约旦河西岸、约旦境内及海外地区。纳伊姆指出,目前哈马斯不会将武器交给任何一方,“除非交给巴勒斯坦国”,届时哈马斯武装成员可以加入未来当地的军队中。
小评
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二阶段在即,各方将围绕加沙地带战后管理、哈马斯武装去留等问题展开更激烈复杂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