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想方法搞对头
中宏网| 2025-10-13 09:41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党一贯重视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的建设,思想方法因其先导性和基础性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标志,也是增强党性、淬炼作风的体现,更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要求。

算好“四本账”,打通思想方法

1941年9月10日至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关于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报告,正式拉开了中央领导层整风运动的序幕。整风运动的突出特点是聚焦思想方法的纠治与建设,从思想方法上解决问题。次年2月,在毛泽东作了“整顿三风”的报告后,又委托艾思奇以一个月为限主持编译《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一方面深感形势之复杂、任务之艰巨和理论之重要,在决定中国之命运的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号召开展“学习竞赛”;另一方面更痛感教条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等错误的思想方法影响之深、为害之烈,特别是“犯思想病最顽固”的是高级干部中的人,如果“将多数高级及中级干部的思想打通,又能保存党与军的骨干,那我们就算是胜利了”。

思想方法上的错误倾向之所以如此严重而顽固,本质上是在解答三个问题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上出现了根本偏差,进而产生了政治、组织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后果:一是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关系,既打破教条主义的桎梏,又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二是如何正确对待苏共和共产国际的成功经验和具体指示,既尊重共产国际的领导,又打破单一革命模式的局限、争取独立自主;三是如何让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学会“我们党指导中国革命的策略原则及其具体灵活的运用”,掌握这“一整套极复杂的政治科学”。对这三个问题的科学解答,就是毛泽东提出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所实现的目标,而思想方法问题摆在首位。

毛泽东首先算“军事账”,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通过十四个“反对”和“承认”,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十年血战史的经验”,强调了列宁的名言: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然后算“思想账”,通过《实践论》《矛盾论》《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等光辉著作,从哲学高度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从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指出党内发生“左”倾和右倾错误的缘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命题,为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接下来是算“历史账”,主持编辑《六大以来》,通过历史文献来说明“左”倾路线的特点及其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思想形态。最后是算“作风账”,思想方法的错误也是思想作风的不正,同时也容易导致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的扭曲。毛泽东通过一系列整风文献,明确了整风运动的任务就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这四本账清算完毕,打倒两个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打碎两个宗派(教条宗派是头,经验宗派是脚),把人留下来。这一清算的完成既筑牢了“有的放矢”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哲学基础,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活的灵魂”,也在思想方法上激浊扬清、拨乱反正,在思想作风上纯洁党性、增强党性,明确了理论联系实际等三大作风,从而为整风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从思想方法上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作了思想上、理论上、方法上的充分准备。

学好用好哲学,把思想方法搞对头

在毛泽东发出学习竞赛的号召之后,陈云就在中央组织部内组织了领导干部学习小组,重点学习哲学,一直坚持到1942年。为什么要以哲学学习为主呢?原来陈云在延安时期曾经三顾“毛”庐,向毛泽东请教“怎样才能少犯错误,或者不犯大的错误”。陈云回忆说:“在延安的时候,我曾以为自己过去犯错误是由于经验少。毛主席对我说,你不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不对头。他要我学点哲学。过了一段时间,毛主席还是对我说犯错误是思想方法问题,他以张国焘的经验并不少为例加以说明。第三次毛主席同我谈这个问题,他仍然说犯错误是思想方法问题。”

于是,陈云就把毛泽东从井冈山时期以来的著作,直到《论持久战》找来,包括他起草的重要电报,研究他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再次考虑,错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陈云得出结论,是由于主观对客观事物认识上有偏差。凡是错误的结果都是由行动的错误造成的,而行动的错误是从认识的错误来的。因为认识支配行动,行动是认识的结果。因此,要少犯错误,就要避免片面认识。陈云提炼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样一个带有鲜明特点的“十五字诀”。

陈云在讲话中详细分析了“交换、比较、反复”。交换是“带头的”,就是要互相交换正反两面的意见,以求了解事物的全面情况。交换时要特别找同自己相反的意见,相反的意见可以补充我们对事物认识的不足。交换是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事物,比较则是为了更好地判断事物的性质。不经过比较,就看不清事物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比较仍然是认识的过程,反复则既是认识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反复,首先要在决定了对策之后,再找反对的意见攻一攻,使认识更正确。而最要紧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反复认识。总之,判断,行动,再认识,修正之,这样就可以不犯大的错误。陈云强调:“从我的经验看,如果上面说的三条要求都达到了,就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避免某些片面性,作出比较正确的决策,比较好地做到实事求是。”

“十五字诀”是陈云思想方法论的结晶。他此后多次谈到这个思想方法,多次强调学习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学哲学是共产党员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少犯错误的关键。1990年1月,陈云明确指出:“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十五字诀”贯穿着唯物辩证法实事求是的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实事求是,陈云同志践行了一生。”

立足“两个结合”,构建科学的思想方法论

陈云强调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并大力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我们党在思想建设上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回顾了他在中央党校2009年的一次开学典礼上,引用陈云的一段话:“学习理论,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因此,首先要学哲学,学习正确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果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窍不通,就总是要犯错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方法建设,大力推动科学的思想方法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坚持唯物辩证法,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关系,继承发扬毛泽东提出的统筹兼顾、“弹钢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强调反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观点等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可以说,“两个结合”秉持立根铸魂、守正创新的思想方法,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也是推进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只有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领会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两个结合”与“六个必须坚持”相互支撑,前者提供方法指南,后者提供综合途径,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化理论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韩东晖,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雪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