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政治问题通常是指涉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或重大方针政策的议题。这些议题事关党的长期执政、国家发展大局和民族复兴伟业,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决定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出发,围绕党风廉政建设等重大政治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对于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长治久安,是治党治国的永恒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把党风廉政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上率下、锲而不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当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要准确把握风腐一体、风腐交织的阶段性特征,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紧紧围绕建设廉洁政治这个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严明党的纪律,完善体制机制,狠抓作风建设,严厉惩治腐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是关乎人类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更加强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极大地增进了生态环境民生福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要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意识,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根基。
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取决于其能否有效实现所代表群体的利益。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共同富裕集中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价值追求和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全体人民稳步迈向共同富裕。
2022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关系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关系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促进经济发展、创造社会财富、提高人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和成熟,规范和引导资本的健康发展成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要深化认识和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加强资本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历史地、辩证地、发展地看待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正确处理资本和利益分配问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发挥其创造社会财富、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正确处理不同形态资本之间的关系,积极发挥制度优势,提高资本治理效能,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2022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与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相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政策逻辑的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新征程上,面对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刻把握“两个健康”的内在要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前提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关键是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团结教育引导。要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发挥民营经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力军的重要作用。(马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