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丨超级耐药“融合怪”从何而来
中宏网| 2025-10-13 11:21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一群科学家近日揭开了现代医学最大威胁之一——超级细菌的崛起真相。

这次故事的主角是一种叫质粒的微小环状DNA。它们像细菌世界的“U盘”,能在不同细菌之间插拔、复制、传递信息。其中最危险的信息,就是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为了搞清这些“U盘”是如何把普通细菌变成“超级战士”的,来自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巴斯大学和英国卫生安全局的科学家们,翻出了从1917年至今的细菌样本——那时抗生素还没被发现。他们分析了来自六大洲的四万多个质粒,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庞大的细菌“家谱”。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上。

结果令人震惊:如今在全球肆虐的多重耐药性感染,竟不是由成千上万种质粒造成的,而是集中在少数几种“超级质粒”身上。换句话说,全球抗生素危机,可能只是几个罪魁祸首在作乱。

更惊人的是,这些如今能抵抗一线药物甚至抗生素的质粒,起初其实“人畜无害”。在最开始,它们并不携带任何耐药基因。直到人类开始大规模使用抗生素,这些质粒才在进化压力下“升级装备”:要么把耐药基因插进自己的环状DNA,要么干脆和其他质粒合体,变成一个能抵抗多种药物的“融合怪”。

通过融合诞生的质粒不仅战斗力爆表,还能轻松跨越不同细菌物种的界限,像病毒传播一样扩散耐药性。今天,它们的后代正藏身于各种致病菌中,让原本简单的感染变得无药可治。

在新研究中,科学家们不仅复盘了过去,还建立了一个百年质粒演化模型。他们发现,质粒的进化有三条路:缓慢积累突变、彻底融合重组,或悄然消失却留下基因碎片供“后代”回收利用。正是抗生素的滥用,成了推动质粒走上“融合与强化”这条路的最大推手。

这也意味着,未来我们也不必“见菌就杀”,而是可以设计出专门清除这些“超级质粒”的疗法。比如用基因编辑工具精准剪掉耐药基因,或阻止质粒在细菌间转移。一旦成功,就能同时对付多种耐药菌,从而“一招制敌”。

更酷的是,这个模型还能用来预测未来一百年的细菌演化趋势,提前预警可能爆发的耐药疫情,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这项研究让人们亲眼看到人类行为如何彻底重塑了微生物世界的遗传格局,超级细菌不是天灾,而是人类书写的“进化剧本”。但好消息是,既然我们能读懂它,或许就有机会改写结局。

责任编辑:郑鑫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