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记者 曹政 赵语涵
记者近日参加“媒体进国企”系列活动,走进北汽集团,探访首都国企以科技创新锚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范例。据悉,今年前三季度,北汽集团整车销售122.9万辆,其中自主品牌销量达到72.3万辆,同比增长25.5%,集团计划在2024年至2030年累计投入千亿元开展研发创新。
自主研发电机凑齐产业拼图
北京经开区兴海三街7号院,1.6万平方米的工厂里今年能下线25万台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驱动电机,这些电机将陆续装入北汽极狐、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及其他车企的整车上。研发生产电机的这家企业从成立到量产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产品线已覆盖混动和纯电两大驱动总成平台,及电机、控制器核心零部件平台,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总成的完整产业链。
这是北汽集团旗下自主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企业——海浩动力,它也补上了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电机电控环节的重要一环。“虽然我们2023年7月才成立,但2021年7月就在海纳川成立了项目组,启动研发和技术储备。”海浩动力总经理董适林说。
生产一台电机的第一步是制造负责产生磁场的定子,技术创新的第一步也是从这里开始。碗大的定子上需要装满一百多个铜线做成的“发卡”,才能导电。这些“发卡”也有讲究,200公斤重的一卷铜线被推入成型线上,不需要人工操作,几只机械手相互接力,就可以完成剪裁、折弯等一系列成型,平均一秒钟就可以做好一个20多厘米长的“发卡”。
电机电控是新能源汽车上最关键的技术之一。“这几年的工夫,我们已经积累了总成系统集成、液压系统、轴齿系统、驻车系统等15项核心研发能力,产品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海浩动力副总经理梁京辉说。
密云建起“零排放”绿色智能超级工厂
在密云,一座由精密算法指挥、机器人组成“生产天团”的超级工厂正忙碌运转。这里是北汽新能源享界超级工厂,专门生产北汽与华为合作打造的全新智能新能源汽车豪华旗舰品牌享界,年产量可达12万辆。
步入生产车间,一幅未来已来的赛博风画卷铺展眼前:在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共有622台机器人有序上岗、跳起“钢铁芭蕾”。冲压线上,超大块头的泰坦超级机器人举着一吨重的部件平移,定位误差不超过0.06毫米;车身车间里,1321个铆点像给车身穿上“锁子甲”,5195个连接点让整车强度大幅提升……
不仅科技感十足,作为密云生态涵养区唯一获准建设的汽车工厂,享界超级工厂更是个“零排放标兵”。喷漆、烘炉废气实现100%处理;铝件打磨、焊接烟尘进行100%治理;运用薄膜处理等技术,实现废水中磷、硼、镍等重金属零排放……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进一步彰显出这座超级工厂的含金量。如今,联动周边的山水资源,享界超级工厂还成为工业旅游热门目的地。
前三季度整车销售122.9万辆
2025年已进入四季度,北汽集团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前三季度,集团整车销售122.9万辆,同比增长5%,在京产值超2273亿元。
自主品牌表现格外亮眼,前三季度销量达到72.3万辆,同比增长25.5%,成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其中,北汽极狐销量8.8万辆,同比增长87.8%,新车型极狐T1布局精品纯电小型车市场,9月份上市后,18天实现大定35000台。享界销量1.9万辆,特别是随着S9增程、S9T的上市,9月销量突破4000辆。北京越野销量8.7万辆,同比增长37%,9月产销破万,BJ40增程版今年4月上市后持续热销。商用车板块,北汽福田销量48万辆,同比增长超10.9%,发布全球首款工程化液氢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