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牵引全产业链协同提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助力企业产品和技术出海”……近日,福建省厦门市第三十一届职工技能大赛企业首席质量官技能竞赛举行。竞赛吸引了来自厦门市生物医药、新型显示、新材料、食品等领域的60余名企业代表参赛,有传统制造业的质量管理者,也有服务业的质量技术能手,不仅充分展示了厦门首席质量官队伍的广泛分布与层次结构,还有效促进了跨领域的质量理念碰撞。
比赛现场。厦门市总工会 供图
竞赛设置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大考核,全面考察质量工作者的硬核实力。其中,理论知识环节重点考核国家质量发展政策、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内容;操作技能则注重在企业质量管理机制、方法的运用,质量战略(或规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等,通过项目展示、知识运用和专家答辩等环节,考察选手的质量管理实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同时,竞赛内容紧扣企业质量热点,围绕供应链质量控制、数字化质量管理、质量成本优化、品牌塑造等核心环节,直击企业“质量提升‘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将“实战性”贯穿始终,展现了厦门企业对质量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智慧。
决赛现场,一批优秀案例成为全场焦点:有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牵引全产业链协同提升;有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助力企业产品和技术出海;有基于AI的追溯系统,实现质量问题“秒级定位”……这些优秀案例集中展现了厦门市首席质量官在质量攻关、质量创新、技术突围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为全市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质量方法论”。经过现场比拼、专家评定,最终16名企业代表脱颖而出,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
据悉,早在2013年,厦门市便率先在全省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目前全市累计有2752名质量管理人员获首席质量官任职资格,数量稳居福建省首位。近年来,厦门市将首席质量官要素嵌入质量融资增信机制,叠加配套的质量人才扶持政策,全方位激发质量人才活力。(林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