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 方素菊
10月18日,2025年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衡水启动。3天的时间内,3个工种的192名技能高手同台竞技、一决高下。
与往届不同,本届大赛的赛项设置呈现出鲜明的新质生产力特征。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数据安全管理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3个赛项,对应着河北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深刻体现了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10月19日,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赛项比赛现场,参赛选手正在进行实操比赛。河北日报记者 方素菊 摄
10月19日,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赛项实操比赛首日,来自石家庄市总工会代表队的郑林松一会儿在电脑前编程,一会儿在操作台前拼接线路。这不是他第一次参加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去年11月他以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赛项第一名的成绩,登上了“创新京津冀”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的领奖台。
此次大赛,对郑林松而言,依旧充满挑战。这次比赛既考查机械装调能力,又考查机电联调能力,难度很大。他表示,要通过比赛来学习,学完以后将这些技能应用在工作中。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劳动工具的智能化和劳动对象的数字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培养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在本次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赛项裁判长郭海青看来,技能大赛是培养和选拔优秀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参赛选手不仅在竞技中接触到行业前沿的新技术、新设备,还能系统学习最新理论知识,全面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
除了技能大赛,河北省还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其中,聚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工艺设计、工业设计等制造业企业需求,大力开展“高精尖缺”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制造业技工供给。
为激发技能人才的向“新”动力,河北省建立了一系列激励保障机制。根据《河北省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条例》,符合条件的省级竞赛获奖职工可以优先或者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按照规定享受继续教育优惠政策,优先推荐纳入大国工匠、河北大工匠培育对象。
技能人才的新赛道已经铺就。在竞赛牵引、政策激励下,相信河北省将会有更多技能人才奋力拥抱新质生产力,在时代浪潮中成就梦想、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