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蹲路边等活,日晒雨淋还没保障。现在好了,来这里喝口热水、给手机充充电,工作信息一目了然,还能在‘共享厨房’热个早饭。”清晨,甘肃金昌市金川区的零工驿站已经热闹起来。农民工张师傅在驿站查看当天的用工信息,不一会儿就锁定了一个附近的装修活儿。
张师傅所感受到的便利与体面,源于金川区总工会创新实施的农民工就业服务“五项行动”。过去,像他一样的农民工普遍面临“求职难”“技能弱”“保障少”等现实困境。为破解这些难题,金川区总工会联动多方,通过阵地筑基、招聘对接、直播荐岗、技能提升、全域服务“五大行动”,精心编织起一张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保障网,累计帮助1780名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稳定就业。

筑牢阵地,变“路边等”为“驿站办”
针对服务阵地碎片化、农民工休息充电难等问题,金川区总工会将服务触角深入基层,在乡镇街道布局建设9个标准化零工驿站,并整合创业孵化基地、乡村就业工厂等资源,构建起“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网络。这些驿站不仅提供饮水、休息、充电等基础服务,还创新设置“共享厨房”,配备冰箱、电磁炉,成为农民工就业路上的“暖心补给站”。
同时,全区33个工会驿站均增设“就业服务台”,集成政策咨询、岗位对接等功能,让便捷精准的服务随处可见。

精准对接,变“人找岗”为“岗找人”
为打破就业信息壁垒,金川区总工会联合人社部门,使招聘活动常态化、品牌化。“春风行动”“暖冬送岗”等专场招聘会已举办50场,提供岗位1820个。创新推出“就在星期五”夜市招聘和“顺路找岗”“丰收节送岗”等特色招聘活动,将岗位直接送到居民区和菜市场门口。联动探索的“城乡双岗”灵活就业模式,帮助许多农民工实现了“农忙种田、农闲上班”的愿望。
云端送岗,变“线下跑”为“网上选”
顺应数字化趋势,工会干部化身网络主播,定期开展“直播带岗”活动。他们走进企业,直观展示工作环境、岗位内容,在线解答薪资待遇,让农民工“足不出户、云上选岗”。依托“金昌就业”智慧服务平台,在线招聘、政策查询、业务办理等功能被整合一体,构建起全天候服务网络,已累计处理求职申请1.2万条,成功匹配岗位4200余个。
赋能增技,变“体力活”为“技术饭”
针对农民工技能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金川区总工会实施“技能+岗位”双轮驱动。一方面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对一”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另一方面,围绕市场需求,开展靶向技能培训38期,并密集举办电焊、家政、中式面点等实用技能培训120余期,惠及超3000人。培训中还融入就业指导,帮助学员做好职业规划,实现“结业即就业”。
全域护航,提升农民工群体幸福感
就业服务不止于找到工作。金川区总工会在全区53个服务窗口推动工建与服务深度融合,提供从帮扶救助到职业规划的“一站式”服务。他们累计发放政策宣传材料3万余份,并在驿站服务台设立维权窗口,联动专业力量为农民工提供劳动合同、欠薪维权等法律援助,织密了就业保障的“安全网”,提升了农民工群体的幸福感。(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王黎奎 张苧予 记者 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