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特来电在青岛举行“2026特来电技术创新发布会”,发布了6款面向未来的充电网新产品,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专家学者、行业从业者、合作伙伴及媒体代表的广泛关注,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过206.6万。11年来,一年一度的技术发布会,已成为行业聚焦前沿科技、探寻发展路径的关键盛会。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充电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产品以及切实可行的落地方案,是行业共同研究、探讨的课题。特来电基于对公交、公共、小区、园区、物流“五张充电网”的顶层规划,以技术创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全新发布的60KWAI自学习免维护充电模块(特来劲2代AI充电模块),带来了三项突破性的技术革新,不仅让充电更高效,更让充电网拥有了强大的“中国芯”和“智慧脑”。该模块是全球首款AI充电模块,针对不同车型,可以自动调整最优的充电模式。
10kV中压4MW一体化全矩阵超充产品,搭载特来电全新功率分配架构,配合全矩阵智能调度算法,同时最多可带64把枪,解决了充电功率增大后的离散化难题,大幅提升了设备功率利用率。搭配兆瓦级液冷终端,支持单枪最大充电功率2MW,双枪4MW,重卡也可以实现“十分钟满电”,进入“油电同速”时代。
一个预制舱,就是一座超充变电站。110kV高压100MW数字化超充站是行业首个实现110kV电压等级集成的超充站,其核心创新在于将传统变电站核心高压部分高度集成至预制舱内,让超充站可直接接入电网主干,跳过多级电压转换环节,大幅减少能量损耗,重新定义了变电站的形态与边界。
“光储充放+车网互动+虚拟电厂深度融合的园区零碳新架构”,突破零碳园区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实现降碳和降本目标,为园区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扩展的全新方案。新架构基于海量真实场景库,融合政策趋势预判、电价机制模拟与负荷演化模型,实现“规划—建设—运营”全周期动态优化。
全场景智能化新一代数字化平台以“L1至L5全场景智能化等级能力模型”为核心框架,重构全场景智能充电网运营逻辑,解决充电运营从“拼数量”到“拼质量”转型挑战。特来电借助AI大模型,实现了L3(有条件智能托管运营),同时在新一代充电网数字化充电平台下,通过1-2年时间将实现行业内第一个具备L4级别智能运营能力,为客户提供通往L5级无人值守运营的最优路径,线下场站全自动,线上运营全智能。
特来电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了“超阶零碳数字建筑”的全新理念,彻底颠覆传统建筑形态,构建了“建筑、能源与交通”深度融合的零碳未来。方案通过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梯次电池储能,规模化部署了分布式能源。其最颠覆性的创新在于,将数百个电动汽车车位改造为一个巨大的“移动储能池”。通过V2G技术,员工的电动汽车在用电高峰时,可瞬间变为大楼的“备用电源”,实现了“车楼联动”。(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