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加快集群发展
事件:近日,国内商业航天企业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宣布,其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生产总部基地项目在四川成都开工建设。星际荣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地建成后,将带动西南商业航天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在此之前,广州、武汉、安庆等地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产业化商业航天基地。
点评:星际荣耀在成都建设液体运载火箭生产总部基地,是四川省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一大表现。今年4月,该省印发《四川省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30年)》,提出力争2025年航天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2030年航天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培育百亿元级企业2~3家,50亿元级企业3~5家,10亿元级企业10家以上。
“十四五”以来,我国大力扶持商业航天产业。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商业航天”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其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方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商业航天写入。
通过将相关企业、科研和服务机构在区域内聚集,有助于协同合作和资源共享,进而提升发展速度和竞争力。比如,目前全国有超过75%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落户北京亦庄,上海闵行区和松江区也形成了相关产业集群。随着更多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出现,不同城市依靠各自优势可以从科研人才、工业基础、资源整合等不同环节发力,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前三季度三大航空公司均实现盈利
事件:近日,三大航相继公布了2025年三季度财报。从前三季度累计表现来看,南方航空归母净利润达23.07亿元,同比增加17.40%;中国东航归母净利润21.03亿元,同比增加1623.91%;中国国航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加37.31%。
点评:三大航能够在今年前三季度均实现盈利,市场需求增长是重要原因之一。整体来看,在运力和客流方面,三大航的客座率已接近或超过2019年及此前的高位。今年民航旺季,机票价格同比维持平稳,“跳水”现象明显改善。除国内航线收益稳步增长外,国际航线恢复速度加快,货运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带动航空公司经营绩效显著改善。
此外,受国际原油与航煤价格回落以及各航空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管控措施影响,航司运营成本降低,加之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温和抬升,均助推了三大航利润改善。
对三大航来说,下一步目标无疑是实现全年扭亏。目前来看,10月份民航客运、货运情况都较好,如果较高的客座率能延续至明年春季,叠加精细化管理效果进一步显现、票价稳定修复,民航业有望迎来真正的复苏。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从独立运营转向合资
事件:近日,星巴克宣布与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博裕投资将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星巴克同时宣布,在中国的门店将由现在的8000多家逐步拓展至2万家。
点评:进入中国市场26年后,星巴克决定从独立运营转向与国内企业合作,以应对咖啡行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除瑞幸咖啡在门店数量和营收规模上全面超越星巴克外,其他本土咖啡品牌也在快速崛起,通过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份额。为应对竞争,星巴克进行了包括常态化优惠在内的一系列变革,但这还不足以让其在中国回到行业第一的位置。
成立于2011年的博裕投资,在零售领域有丰富的投资和运营经验,拥有从高端零售到大众消费的全链条资源。合资公司成立后,博裕投资可借助自己的本土化资源网络加快星巴克在下沉市场的开店速度,也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星巴克的供应链。
针对此次星巴克提出的将门店增加至2万家的目标,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能在规模扩张、企业营收和体验保障间达到平衡,星巴克夺回中国咖啡市场的领先位置并非不可实现。
(本报记者 罗筱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