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工人心里有张“活地图”
中宏网| 2025-11-11 05:36

丁文慧

在工区,大家亲热地喊他“亚杰”。这一喊,喊了45年。

亚杰,大名叫韩彦民,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乡供电段焦作电力工区的一名电力线路工。亚杰10岁随父亲来到这个工区院内,长大后成了这个工区的职工。从看父亲爬杆架线,到自己成为其中一员,再到如今临近退休,他在电力线路上坚守了大半辈子。

亚杰心中有张“活地图”。“K137+500位置,靠东第二根杆,有鸟窝,得去看看。”“临8道那台变压器声音不太对,线圈可能老化了。”

平时话不多的他,一讲起自己分管的线路,眼睛就亮了。设备状况、周边环境、隐患位置,他都清清楚楚。

这张“地图”,是他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即便现在大数据、电子台账已经很普及,亚杰依然坚持“眼见为实”。“只有我走到的地方,我才放心。”每天傍晚,他都要到站区转一圈,亲眼看看设备运行状态,关键处所亲手摸摸。

工区来了新职工,亚杰临近退休再次成了“师傅”。他带徒弟,用的是最“笨”也最踏实的办法——步行巡线,一走就是一下午。

图纸上标明的,他要走到跟前指给徒弟看;望远镜能看清的,他也要走到杆子下面。

“风从这个口钻过来,碰到上跨线容易晃。”“北边这几棵树,春天长得快,得盯紧树梢和线路的距离。”他仰头眯眼,仔细打量。

他带着徒弟钻树林、跨水沟,讲得细致:哪个螺丝容易松、哪段线路雨季容易跳闸、哪儿的杂树枝长得快得勤清理……“这些”,他声音沙哑,“电脑图纸上没有”。

工区电脑里有个专用文件夹,存满了他为徒弟准备的“独家教材”,那是他走到设备跟前拿着手机拍下的每一根电杆、每一串绝缘子、每一处接线点。他在用这样的方式,把心里的那幅“地图”,一点点描给年轻人看。

再精确的图纸,也标不出新搭的鸟窝,画不出悄然接近线路的树枝,更记不下这30多年风霜雨雪中,一个老电力工巡视线路时脚步的匆忙、对每一台设备的亲手触摸。

这幅“地图”是活的,有温度、有呼吸。它还在不断更新——而更新的方式,依然是那双走不停的脚。

责任编辑:肖天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