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记者 齐静 董方舟 大众日报通讯员 王越
近日,“职引未来 就选山东”秋季就业双选会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举行。双选会上午9点开始,直到11点仍有同学在会场外排队进入。“这是学校今年首次举行的大型综合性双选会,我们宿舍6个人都来了,看看就业市场是啥情况。”会场外,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2026届本科毕业生说。
校园招聘会是高校毕业生直面职场的第一站,也是展现人岗供需关系的最前沿。眼下,面向2026届高校毕业生的“秋招”正在山东如火如荼地进行。2026届高校毕业生如何看待“秋招”?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岗位供给影响如何?高校毕业生应如何做好就业准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招聘会现场、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对相关情况进行了采访。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举办秋季招聘会,253家用人单位、8000余名学生参会。(记者 毕胜 报道)
就业态度更积极主动
手拿多份简历,绕着会场边走边看,遇到不同类型的企业就投递不同模板的简历……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秋季就业双选会现场,计算机专业2026届硕士毕业生李传祥有备而来。“我的目标很明确,考公与秋招‘两手抓’。”李传祥说,为了全面展现自己的职业能力,他特意选了三个能力侧重点,做了三份内容不同的简历,“不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侧重点不同,分情况投递简历,通过率会高一些。”
与李传祥一样,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机械工程学部2026届本科毕业生郑发源也对未来发展进行了提前规划。“大三上学期我就考虑是考研还是就业,全面了解考研和就业形势后,决定毕业后就工作。”郑发源坦言,确定方向后,他就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就业创业课程,提升简历写作与面试能力。此前,他已通过省内某知名制造企业机械设计师岗位面试,“这次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
双选会现场,大部分企业至少能收到几十份简历,一些薪资待遇较好、招聘岗位数量较多的企业甚至收到上百份简历。而学生们递交的简历也经过了精心准备,简历多为彩印,会按照企业关注的能力点由上而下排版。
“今年预计招聘40人左右,双选会已收到近百份简历。”鲲云科技人力资源服务经理郭梁告诉记者,自己一直承担公司校招工作,相较以往,今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积极性更高、准备更充分。“今天上午,有几名大一新生也来到展位,提前了解岗位需求和薪资情况。”
新兴产业“抢人”明显
前段时间,山东大学2026届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举行,吸引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301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工作岗位超4.7万个。
双选会现场,有关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软件信息、生物制药领域的相关岗位占了相当数量,特别是技术研发岗,成为企业高薪“抢人”的重点岗位。这种情况也出现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秋季就业双选会现场。“这与我国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相关,大家已经进入‘拼技术创新’的阶段,因此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大且要求高。”山东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马勇说。
郭梁对岗位需求、薪资标准的介绍,也回应了这一状况。“技术研发岗我们每年都招,这个岗位需要优中选优、反复考察,薪资待遇也高于其他岗位。”他说,入职公司研发岗,本科毕业生薪资每月约8000元,硕士毕业生薪资每月超10000元。而销售类岗位,本科毕业生每月6000元左右,硕士毕业生每月则在8000元左右。
高子欣是山东大学数学学院2026届硕士毕业生,在“秋招”刚开始就已收获满满,拿到了美团、百度的录用意向书。在他看来,自己能这么快找到心仪岗位,与读研期间跟导师从事算法方面的工作不无关系。“认准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后,我主动参与了大模型相关工作,同时不断加强相关方向的学习。”高子欣说,研二时他就在好未来、美团等企业从事人工智能算法相关工作,这些都是他的“加分项”。
用好职业规划“金钥匙”
采访中发现,“秋招”中收获颇丰的毕业生都是有过提前职业规划,且认真准备的学生。而毕业时仍对就业方向感到迷茫的同学,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10月23日,长春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方向)专业2025届本科毕业生房晓涵来到济宁学院2026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现场,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这次活动,也是济宁市首期求职能力实训营的实践活动之一。
“实训营主要面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青年,旨在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明确职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济宁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毕业生服务部部长刘艳说。
说起自己未找到心仪岗位的原因,房晓涵将其主要归结于自我认知不足和职业规划不清。“体育类的工作岗位不多,一类是教育培训方向,如体育教练;一类是体育保健与康复方向,如理疗师,但我一直没想好朝哪个方向努力。此外,也没确定是去大城市闯荡还是留在老家工作。”
“很多学员回答‘职业规划’时只会说‘想找好工作’,缺乏具体路径。”有着20余年职业指导经验的实训营导师栾艳,在实训营分组讨论中发现不少共性问题。对此,实训营首先帮助大家明确自己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兴趣,然后对岗位信息作进一步解读,最后再传授制作简历、面试技巧等求职能力。
今年“秋招”期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也推出了“就业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助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我们将通过开展‘就选山东’、求职能力实训等13项具体服务举措,为全省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精准化的就业支持,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山东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杨卫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