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深入推进专业化整合
事件:11月21日,在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上,17家单位就8组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此次签约项目主要包括中国石化与东方电气集团、内蒙古乌审旗碳纤维“产业合作+资本运作”项目,中国一汽与中国五矿电池关键材料领域产业链共链项目,中铝集团与鞍钢产业互联网与数智供应链领域专业化整合项目,南航集团与招商局集团航空物流领域专业化整合项目等。专业化整合是指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等方式,打破企业边界,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
点评:推进专业化整合工作,对于推动央企高质量发展、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化整合,一是能优化央企资源配置,将人才、技术、资本等集中到优势平台,增强协同效应。其次,可以在特定领域形成规模更大、市场地位更高的代表企业,有助于提升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资源集中后,还能促进技术攻关与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进而形成更完整、更高效、更安全的产业链。
从全局看,央企深入推进专业化整合,有助于优化国有资本整体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打造在世界范围内有引领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提升国有经济控制力,最终实现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目标。
氢能行业首发“反内卷”倡议
事件: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组织召开“电解槽行业自律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汇集40余家电解槽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科研院所、项目业主等120余位行业代表,共同审议通过《中国电解槽行业健康发展倡议书》。《倡议书》提出十项内容,明确反对当前电解槽市场多种“内卷”乱象。电解槽是制取绿氢的核心设备,通过电解过程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点评:“十四五”以来,氢能产业热度持续提升带动产能快速扩张,但据氢能促进会跟踪调研,受企业间技术差异小、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因素影响,目前电解槽设备企业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亏损背后,是产能与需求的长期错配。当前我国绿氢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落地项目也有限,但许多企业因担心错过“风口”,不惜大量投入人、财、物,最终引发恶性价格竞争。此外,电解槽企业“内卷”,相关价格压力还会向上游原材料企业传导,逐渐形成影响全产业链正常运转的普遍问题。
此次氢能行业“反内卷”,提出包括理性看待行业周期、严禁低于成本价报价、以技术创新代替规模扩张等倡议,是希望首先在电解槽企业中形成共识,改善低价竞争现状,规范市场秩序,并以此为切入点,让氢能全产业链得到调整的机会与时间,从而为“十五五”期间产业加快规模化发展打好基础。
阿里上线个人AI助手
事件: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推出千问App公测版。这一应用基于开源模型通义千问Qwen打造,并同步宣布国际版即将上线。根据阿里方面介绍,千问不仅能与用户“对话”,更能为用户“办事”,将成为未来的AI生活入口。阿里正在计划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让千问具备办事能力,让AI成为“随叫随到”的日常伙伴。
点评:上线千问App,是继今年初公布3800亿元投入AI基础设施之后,阿里AI战略的又一重要布局。在此之前,阿里AI一直将重心放在B端市场,通过阿里云向国内外多个行业提供模型API服务。显然,根据Qwen过去几年的表现,阿里认为现在到了进入消费级AI应用领域的时候。
阿里强调千问App将逐步实现从对话功能到办事功能转变,这并非其一家的独特设想。随着AI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多家科技公司都在探索让大模型从“学习人”到“辅助人”过渡。要实现这一点,除了要在模型和算力上进一步突破外,还要求相关企业构建自己的生态结构,以拓宽“可执行任务”的场景和边界。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谁的AI应用能更多、更好“帮”用户办事,谁就有很大概率在AI入口之争中占据上风。
(本报记者 罗筱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