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兆林 通讯员 张恒瑞 黄振华
11月20日,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经济开发区的湖北晨锋箱包有限公司(简称“晨锋箱包”)生产车间,百余台缝纫机一字排开,机针跳动引发的“嗒嗒”声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20余公里外的清河管理区黄莲树社区,246国道边的一片空地上,晨锋箱包新厂房正在冲刺平整作业,挖掘机机声轰鸣,运输车来回奔波。晨锋箱包总经理张超介绍,待明年11月新厂房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村民就可以在家门口就业了。

11月20日,湖北晨锋箱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缝纫机的“嗒嗒”声此起彼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怡然 摄)
张超是从南漳县清河管理区走出去的企业家,此前一直在广东省东莞市从事箱包生产加工行业。2021年,张超响应家乡号召回乡建厂。
初次回乡创业,因用地限制,无法建设厂房,清河管理区贴心为其在经济开发区涌泉工业园租赁了一处厂房,不仅拎包入住,还享受房租减免优惠政策。登记注册所有手续、项目秘书全程帮办,家乡人的真挚热情让张超如沐春风。
走进涌泉工业园晨锋箱包生产车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5000平方米的厂房共有3条加工生产线,设置针车、电压、打样等多个生产车间,一个个组件经过裁剪、压线、包边、缝制等流水作业,成为一款款精致实用的箱包。
张超介绍,晨锋箱包以书包、旅行包、休闲包等为主,除了承接联想、华为、李宁等国内企业生产订单,还有一些来自欧美等国的海外订单,年产箱包70万只,带动就业120余人,其中80%为本地“宝妈”。
近年来,企业订单稳定,生产日趋饱和,张超决定增资扩产。今年5月,他投资1.5亿元在自己的家乡——黄莲树社区四组建设生产基地。清河管理区也拿出了满满的诚意,成立专班推进项目建设。
5月17日签约、5月21日注册、7月30日完成土地挂牌、8月13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截至目前,该项目所有施工手续已经齐全,厂房用地实现“五通一平”。
看着承载着深深乡愁的故土上,一座现代化的厂房即将崛起,张超满眼憧憬:“南漳走出去的娃子,总想着为家乡做点什么。”新厂区占地25亩,计划建设8条生产线,年产值可实现8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走出家门即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清河管理区管委会主任刘孝荣介绍,张超不仅带着资金和技术返乡,更是依托其建立的品牌和供销网络,将清河管理区融入全国箱包产业链,为家乡培育产业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