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记者 罗宝 安徽日报通讯员 苗竹欣
今年“双十一”期间,电商企业迎来了销售高峰,在位于来安县张山镇的滁州市滁谷食品有限公司销售部办公室,员工们的手指在键盘上不停飞舞,与线上顾客进行交流,电脑旁的打印机“哒哒哒哒”响个不停,不断地吐出一张张订单。“我们现在已经有了稳定的客源,每天订单都在5000单以上。”该企业负责人高一军对记者说。
“我们企业起步于开在半山腰的淘宝服务站,第一笔启动资金,就来自政策扶持。”高一军回忆道,“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离不开政府的帮助。”淘宝服务站开张后,销量不错,利润却很低,于是他萌生了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的想法。加工需要场地,了解到高一军的需求,张山镇政府帮助他申请建房证,盖起了新厂房,成立了食品加工厂。2020年以来,高一军陆续将当地农民送来的花生、芝麻、豆子等农产品加工成花生酱、芝麻糊、芝麻油、芝麻酱、五谷杂粮粉等养生食品,不仅身价大涨,畅销程度也远远超出预期。很快,原先罗顶村不足700平方米的生产经营场所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正当高一军发愁的时候,当地政府又送来了“及时雨”,上门协调解决场地问题,促成企业与仰山、倒桥两村达成共建协议,整合闲置场地2400平方米,用于企业厂房搬迁和扩建,顺利搬迁至位于仰山村的张山镇电子商务产业园。如今,新厂房给了高一军大展拳脚的舞台,搬迁到产业园后,企业稳步发展,2024年销售额达到了8000万元。
“企业的成长也在反哺着当地经济。”仰山村党总支书记刘海燕告诉记者,企业通过厂房租金、项目分红等方式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左右;先后为400余名当地村民提供临时就业岗位,定向用工15人,年均收益4.2万元;带动180余农户发展订单农业,收购农产品5.2万斤;免费开展电商培训课,教授农户、返乡青年直播带货、品牌运营等实用技能,已孵化了8名电商从业者。
据来安县电商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该县打造“来·安心”创业服务品牌,从政策扶持、人才培育、服务保障等多方面精准发力,构建起全链条创业支撑体系。其中,创业者可通过“创业贷”最高申请400万元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小微企业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可获5000元创业补贴,2023年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2.9亿元,惠及多个领域830户创业主体,县财政累计拨付贴息资金900多万元。
此外,该县还组建“创业导师团”,开展定制化培训,建设4个省级青年创业园,开通创业绿色通道和服务专线,为农村电商企业、创业个人提供全链条服务,这些获得资助的创业主体每年创造就业岗位近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