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局批准发布两项页岩气领域重要行业标准——《页岩气气藏保存条件评价方法》与《页岩气压裂干扰评价技术规范》,两项标准均由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牵头编制,将于2026年3月28日正式实施,为我国页岩气选区评价与高效开发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我国页岩气资源分布广泛,发育海相、陆相及海陆过渡相等多种类型页岩气藏,分布层系多、范围广,不同区块、不同类型页岩气藏保存条件差异大,涉及的保存评价参数、评价方法多样。国外页岩气藏构造相对简单,保存评价指标较少,不适用于我国复杂构造条件下的页岩气藏评价工作,而国内尚未形成系统的页岩气保存评价技术标准,制约了页岩气藏选区与开发效率。
为此,江汉油田研究院自2023年12月起,联合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中石化工程院、中石油西南油气田等7家单位,历时两年攻关,形成《页岩气压裂干扰评价技术规范》。该标准首次明确压裂干扰资料录取规范,建立涵盖干扰分析、受效评估及数据图表制作的全流程技术体系,对页岩气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制定、压裂工艺和施工规模优化调整提供指导和依据。
两项标准虽聚焦领域不同,但共同形成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技术闭环。《页岩气气藏保存条件评价方法》从地质源头筛选优质区块,降低勘探风险;《页岩气压裂干扰评价技术规范》则在开发环节保障工程效果,延长气井生命周期。二者的协同应用,将推动我国页岩气产业从“规模突破”向“效益开发”转型升级。(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黄慧 曹梦茜 吉婧)